作者顧鑫
由于總體產能過剩、下游需求平淡、行業不景氣,時下化肥、純堿、氯堿等傳統化工產業日子都不太好過。于是,有人提出投資化工要“喜新厭舊”,即放棄傳統產品、尋求“新業務”。其實,盡管整個板塊確實機會不大,但是其中的個別企業已經在行動,正努力突破目前的困局,這些企業的做法給同行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鑒的思路。
首先是湖北宜化這類低成本擴張的企業。按照一般的邏輯,傳統化工行業產能過剩嚴重,通過產能擴張來增厚業績難以實現,增長空間并不大。對于整體行業確實如此,不過,行業內部的結構變化對于其中的優勢企業來說卻是一個絕佳的機會,落后產能在競爭中被淘汰正好給這類企業提供了繼續擴張的機會。隨著產業集中度的提高,這類企業還將獲得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以氮肥行業中的合成氨為例,全國有合成氨企業400多家,平均產能規模11萬噸,其中200家規模較小,集中在縣城?!逗铣砂毙袠I準入條件(征求意見稿)》將準入門檻定為30萬噸,規模較小的合成氨企業由于成本較高,在激烈的競爭中將逐漸被淘汰出局,騰挪出來的市場空間則正好為優勢企業所享。
湖北宜化這家化肥行業的龍頭還有更大的野心,不僅要擠出小企業,還要擠出相對不具有成本優勢的大企業。公司將氮肥業務重點布局在新疆,在目前產品的市場價格已經處于不少企業的成本線附近甚至是形成了倒掛的情況下,依托新疆豐富的煤炭資源,公司生產的尿素依然具有很高的毛利率。
當然,湖北宜化的經驗難以復制,面對嚴重的產能過剩,有一些化工企業正積極探索業務轉型。轉型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轉向其他成熟的化工子行業,另一類則是轉向還未成熟的新興行業。
前者的代表是主營尿素的魯西化工,公司正積極向多元化化工企業轉型。公司4月1日公告,投資建設的年產12萬噸 甲烷氯化物 一期工程6萬噸項目、年產20萬甲胺一期工程10萬噸項目,經過近期單機調試和聯動試運行,工藝流程全線打通,均生產出合格產品。未來公司的三聚氰胺和有機硅項目還將陸續投產。
六國化工邁出的步伐則要大得多,公司正計劃生產磷酸鐵鋰的磷肥企業。公司6月22日公告,與四川大學簽署了《磷酸鐵、磷酸鐵鋰技術研究與生產應用開發合同》,四川大學負責研發磷酸鐵、磷酸鐵鋰產品的生產工藝,解決公司利用此工藝實施工業化中遇到的技術難題,公司提供項目開發經費360萬元。
從以上的三種做法中可以看出,傳統化工企業并非沒有出路,對于二級市場的投資者而言,傳統化工板塊也并非完全沒有投資價值,其中的優勢企業依然值得認真挖掘。